第八節(jié)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形成
來源:牛賬網 作者:牛小編 閱讀人數:11741 時間:2022-04-08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熱度持續(xù)走高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通過實施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考查申請人是否具備教師職業(yè)道德、基本素養(yǎng)、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ié)撡|,下面就和老師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有關第八節(jié)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形成問題的解答吧。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必刷2000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答案已發(fā)布,本文所發(fā)布的章節(jié)答案為第八節(jié):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形成(刷題四)。
第八節(jié) 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形成
刷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D程序性知識又叫操作性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題干中“改變接觸面面積和光滑程度來增強或減弱摩擦力”是怎么做的問題,因此屬于程序性知識。
2.【精析】A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把低層次的“羊肉、豬肉、牛肉、胡蘿卜……”歸屬于高層次的“肉、蔬菜、水果”,體現的是下位學習。
3.【精析】A變式是指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對于“果實”這一概念,“可食不可食”是其非本質特征,通過變換非本質特征,讓學生既學習可食的果實,又學習不可食的果實,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果實”這一概念,因此運用的是變式法。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1)明確知識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2)在學習活動與使用知識的條件之間建立聯(lián)系。(3)深度加工學習材料。(4)進行組塊化編碼。(5)合理安排練習和復習。
2.【參考答案】(1)準確的示范與講解。(2)必要而適當的練習。(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4)建立穩(wěn)定清晰的動覺。
刷模擬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A直接知識是來自于個體親身體驗的知識。間接知識是來自書本或其他載體的知識。
2.【精析】A小紅通過觀看電視節(jié)目的方式掌握相關詩詞知識,屬于間接學習,獲得的知識屬于間接經驗知識。
3.【精析】A由于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知識可以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4.【精析】C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學習記憶歷史事件——“東北易幟”這一知識點就屬于陳述性知識。
5.【精析】A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體難以清楚陳述,只能借助于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其存在的知識。它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
6.【精析】C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符號本身代表什么。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詞匯學習,但是符號不限于語言符號,也包括非語言符號(如實物、圖像、圖表、圖形等)。學生認識了國家禁毒委員會的禁毒標志,明白了禁毒標志的由來及象征意義,這種學習屬于符號學習。
7.【精析】B概念學習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其實質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本質屬性和關鍵特征。題干中小毛掌握了六邊形的兩個關鍵特征“六條邊”和“內角和度數為720°”,就掌握了六邊形概念的一般意義,因此屬于概念學習。
8.【精析】D概念學習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義,實質上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征和本質屬性。題干中學生通過掌握三角形的兩個共同的關鍵特征從而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就屬于概念學習。
9.【精析】C命題學習指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叭切蔚膬冉呛褪?80°”表述的是“三角形”和“內角和”“180°”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因此屬于命題學習。
10.【精析】B下位學習是指將概括程度較低或包容范圍較小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較高或包容范圍較大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學生學習了“杠桿原理”的概念之后學習滑輪,知道定滑輪實質上是一種等臂杠桿,這就把“定滑輪”同化到“杠桿原理”之下,是一種下位學習。
11.【精析】D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題干中例子是從規(guī)則中派生出來的,隸屬于規(guī)則,因此是下位學習。
12.【精析】C下位學習包括兩種形式:派生類屬學習和相關類屬學習。前者指新觀念是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特例或例證,新知識只是舊知識的派生物。這種學習比較簡單,只需經過具體化過程即可完成。當新知識擴展、修飾或限定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并使其精確化時,便產生了相關類屬學習。圓是軸對稱圖形的一個例證,因此題干所述屬于派生類屬學習。
13.【精析】C下位學習包括兩種形式:派生類屬學習和相關類屬學習。當新學習的知識從屬于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一觀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觀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觀念所代表,二者僅是一種相互關聯(lián)的從屬關系時,便產生相關類屬學習。此時,新知識需對原有的認知結構做部分調整或重新組合,是原有觀念的擴充、深化、限定或精確化的產物。學生通過學習“0和正整數”掌握了“數”的概念,后來又學習“負數”的概念,“負數”的學習擴充、深化了“數”的概念,且與“數”是一種相互關聯(lián)的從屬關系,因此這種學習是相關類屬學習。
14.【精析】C奧蘇貝爾根據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結構的關系,將知識學習分為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并列結合學習。當新知識的抽象、概括和包攝性高于舊知識,新舊知識建立上位聯(lián)系時,這種學習稱為上位學習。先學習“椅子”“書桌”等概念后,再學習“家具”這個總括性的概念,屬于上位學習。
15.【精析】A上位學習又稱總括學習,是在學生掌握一個比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題時產生的。上位學習遵循從具體到一般的歸納概括過程?!皝喼蕖边@一概念包括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通過對這些國家的分析得到“亞洲”的概念,體現了從具體到一般的歸納概括,屬于上位學習。
16.【精析】C并列結合學習是學習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系又非總括關系時產生的。鈉、鎂、鋁、銅、鐵、鋅等都是重要的金屬元素,因此屬于并列結合學習。
17.【精析】A并列結合學習是學習的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系又非總括關系時產生的。但它們之間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的關鍵特征,根據這種共同特征,將新關系與已知關系并列結合,新關系就具有了意義。例如,質量與能量、熱與體積、需求與價格等概念之間的關系就屬于并列結合學習。
18.【精析】A感性概括即直覺概括,它是在直觀的基礎上自發(fā)進行的一種低級的概括形式。題干所述為典型的感性概括。
19.【精析】A變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
20.【精析】D變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以便突出本質特征。根據變式的概念,可知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突出概念的本質。
21.【精析】B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質和特點,可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又叫運動技能、動作技能。
22.【精析】C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坝斡尽⑻?、騎車”屬于操作活動,因此屬于動作技能。
23.【精析】B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運算技能、記憶技能、解題技能等都是常見的心智技能。故只有B項屬于心智技能。
24.【精析】C口算、閱讀、構思、心算都是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就動作結構而言,具有簡縮性。簡縮性是指心智技能的動作可以進行合并和省略,因此才會出現比實際操作快得多的現象。
25.【精析】A 操作的定向是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像的過程。介紹了有關游泳技能的基本知識,并進行動作的示范,說明學生處于操作定向階段,因此楊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學生建立動作映象。
26.【精析】A馮忠良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的四階段依次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練。因此,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二個階段是操作的模仿。
27.【精析】A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處于操作模仿階段,動作的穩(wěn)定性、準確性、靈活性較差。
28.【精析】C操作的整合是把模仿階段習得的動作固定下來,并使各動作成分相互結合,成為定型的、一體化的動作。
29.【精析】D在操作的熟練階段,各個動作之間的干擾消失,銜接連貫、流暢,高度協(xié)調,多余動作消失。
30.【精析】C練習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條件和具體途徑,對技能進步有促進作用。
31.【精析】C“見者易,學者難”這句話意思是說看著容易,學起來就難了,強調在學習中不要眼高手低,而要通過實際訓練才能較好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具體到動作技能學習中,強調的是練習的重要性。
32.【精析】C題干所述現象為高原現象。
33.【精析】A高原現象是指當練習到一定時期,會出現進步暫時停頓甚至有所下降的現象。小超此時的學習狀態(tài)就屬于高原現象。
34.【精析】A智力活動的原型是對一些最典型的智力活動樣例的設想。原型定向是了解原型的活動結構,從而使主體明確活動的方向,知道該做哪些動作和怎樣去完成這些動作。教師清楚而細致地演算例題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解題步驟,從而使學生知道如何去解題,因此為學生提供的是原型定向。
35.【精析】B馮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階段論,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與原型內化。其中原型操作是依據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
二、辨析題
1.【參考答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技能是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確保某種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而習慣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和特殊傾向。兩者概念不同,不能等同。
2.【參考答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陳述性知識也叫描述性知識,是個人有意識地提取線索,能用言語直接陳述的知識。陳述性知識主要用來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程序性知識也叫操作性知識,是個人沒有有意識地提取線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種作業(yè)形式間接推測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故題干說法錯誤。
3.【參考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定向是第一個階段,模仿以及后續(xù)的階段必須在定向的基礎上進行,否則會具有盲目性,制約著操作技能的學習效率。故題干說法正確。
4.【參考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心智技能具有內隱性和簡縮性。心智技能是借助內部言語進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樣把每一個動作實際外顯出來,也不必用外部言語將每個動作逐一展現出來。故題干說法正確。
三、簡答題
1.【參考答案】(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2)正確運用變式。(3)科學地進行比較。(4)啟發(fā)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2.【參考答案】(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練。
3.【參考答案】(1)技能水平隨練習而提高。(2)練習過程中存在高原現象。(3)練習成績的起伏現象。(4)技能形成過程中存在個別差異。
4.【參考答案】(1)學習方法的固定化。(2)學習任務的復雜化。(3)學習動機減弱。(4)興趣降低。(5)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勞。(6)意志不夠頑強。
查看本書完整答案,請點擊下方鏈接: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必刷2000題·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關于小伙伴們提問的問題老師已經解答完畢,希望老師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希望所有學員在牛賬網學有所成,關注牛賬網即可了解更多有關教資考試內容。
牛賬網2022年教師資格證新課上線,全新升級的新課從多年成功輔導的經驗中,以學員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結合教資考試命題規(guī)律、重點、難點,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針對不同學員開設2022年幼兒園全程班、小學全程班、初中全程班、高中全程班及面試等課程等,為不同學員量身打造,帶你高效備考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