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對于固定資產(chǎn)折舊這塊,那可是相當熟悉。今天就來給你好好講講這里面的門道。
### 一、折舊方法
1. 直線法:這是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方法。計算公式為: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chǎn)原值 -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比如說,一臺機器原價10萬,預計凈殘值1萬,使用年限5年,那每年折舊額就是(10萬 - 1萬)÷ 5 = 1.8萬。這種方法下,每年折舊額都一樣,賬面價值均勻減少,適合那些使用頻率比較平均、損耗相對穩(wěn)定的資產(chǎn),像辦公室的桌椅、普通的辦公設備等。
2. 工作量法:按照固定資產(chǎn)的預計工作量來計算折舊。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chǎn)原價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比如一輛貨車,原價30萬,預計凈殘值率5%,預計總行駛里程50萬公里。那單位里程折舊額就是30萬 ×(1 - 5%)÷ 50萬 = 0.57元/公里。如果這個月跑了1萬公里,那這個月折舊額就是0.57 × 1萬 = 5700元。這種方法適用于使用程度不均衡,但能準確計量工作量的資產(chǎn),像運輸車輛、生產(chǎn)設備等。
3. 雙倍余額遞減法:這是一種加速折舊法。年折舊率 = 2 ÷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不過要注意,一般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nèi),要把固定資產(chǎn)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舉個例子,一臺設備原價20萬,預計使用5年,凈殘值率3%。第一年折舊額就是20萬 ×(2 ÷ 5)= 8萬,賬面價值變成12萬;第二年折舊額是12萬 ×(2 ÷ 5)= 4.8萬,賬面價值變?yōu)?.2萬;第三年折舊額是7.2萬 ×(2 ÷ 5)= 2.88萬,賬面價值為4.32萬。到了第四年,就要把4.32萬扣除預計凈殘值6000元(20萬 × 3%)后的37200元,平均分攤到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折舊18600元。這種方法前期折舊多,后期折舊少,適合那些技術(shù)進步快、淘汰更新頻繁的資產(chǎn),比如電子設備。
4. 年數(shù)總和法:也是加速折舊法。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shù)總和 × 100%。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chǎn)原價 - 預計凈殘值)× 年折舊率。比如一項資產(chǎn)原價15萬,預計使用4年,凈殘值率4%。年數(shù)總和是1 + 2 + 3 + 4 = 10。第一年折舊額就是(15萬 - 15萬 × 4%)×(4 ÷ 10)= 57600元;第二年折舊額是(15萬 - 15萬 × 4%)×(3 ÷ 10)= 43200元,以此類推。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技術(shù)更新快的資產(chǎn),能更快地反映資產(chǎn)價值的下降。
### 二、會計處理
每月計提折舊時,要根據(jù)資產(chǎn)的用途,把折舊費用記到相應的科目里。比如生產(chǎn)車間用的設備,折舊費就記“制造費用”;管理部門用的電腦,折舊費就記“管理費用”。會計分錄是:借“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等,貸“累計折舊”。
### 三、注意事項
1. 企業(yè)一旦選定了折舊方法,就不能隨便變來變?nèi)?,要是真有特殊情況需要變,那得在財務報表附注里交代清楚為啥要變。
2. 預計凈殘值和使用壽命也不是瞎猜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估計,要是估計得不準,以后也得調(diào)整。
總之,固定資產(chǎn)折舊這事兒,方法選對,賬才能做得明白,企業(yè)的成本利潤核算才能準確。要是還有啥不懂的,隨時再來問我。
在會計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對于固定資產(chǎn)折舊這塊,那可是相當熟悉。今天就來給你好好講講這里面的門道。
一、折舊方法
1. 直線法:這是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方法。計算公式為: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chǎn)原值 - 預計凈殘值)÷ 預計使用年限。比如說,一臺機器原價10萬,預計凈殘值1萬,使用年限5年,那每年折舊額就是(10萬 - 1萬)÷ 5 = 1.8萬。這種方法下,每年折舊額都一樣,賬面價值均勻減少,適合那些使用頻率比較平均、損耗相對穩(wěn)定的資產(chǎn),像辦公室的桌椅、普通的辦公設備等。
2. 工作量法:按照固定資產(chǎn)的預計工作量來計算折舊。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chǎn)原價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比如一輛貨車,原價30萬,預計凈殘值率5%,預計總行駛里程50萬公里。那單位里程折舊額就是30萬 ×(1 - 5%)÷ 50萬 = 0.57元/公里。如果這個月跑了1萬公里,那這個月折舊額就是0.57 × 1萬 = 5700元。這種方法適用于使用程度不均衡,但能準確計量工作量的資產(chǎn),像運輸車輛、生產(chǎn)設備等。
3. 雙倍余額遞減法:這是一種加速折舊法。年折舊率 = 2 ÷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不過要注意,一般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nèi),要把固定資產(chǎn)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舉個例子,一臺設備原價20萬,預計使用5年,凈殘值率3%。第一年折舊額就是20萬 ×(2 ÷ 5)= 8萬,賬面價值變成12萬;第二年折舊額是12萬 ×(2 ÷ 5)= 4.8萬,賬面價值變?yōu)?.2萬;第三年折舊額是7.2萬 ×(2 ÷ 5)= 2.88萬,賬面價值為4.32萬。到了第四年,就要把4.32萬扣除預計凈殘值6000元(20萬 × 3%)后的37200元,平均分攤到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折舊18600元。這種方法前期折舊多,后期折舊少,適合那些技術(shù)進步快、淘汰更新頻繁的資產(chǎn),比如電子設備。
4. 年數(shù)總和法:也是加速折舊法。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shù)總和 × 100%。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chǎn)原價 - 預計凈殘值)× 年折舊率。比如一項資產(chǎn)原價15萬,預計使用4年,凈殘值率4%。年數(shù)總和是1 + 2 + 3 + 4 = 10。第一年折舊額就是(15萬 - 15萬 × 4%)×(4 ÷ 10)= 57600元;第二年折舊額是(15萬 - 15萬 × 4%)×(3 ÷ 10)= 43200元,以此類推。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技術(shù)更新快的資產(chǎn),能更快地反映資產(chǎn)價值的下降。
二、會計處理
每月計提折舊時,要根據(jù)資產(chǎn)的用途,把折舊費用記到相應的科目里。比如生產(chǎn)車間用的設備,折舊費就記“制造費用”;管理部門用的電腦,折舊費就記“管理費用”。會計分錄是:借“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等,貸“累計折舊”。
三、注意事項
1. 企業(yè)一旦選定了折舊方法,就不能隨便變來變?nèi)?,要是真有特殊情況需要變,那得在財務報表附注里交代清楚為啥要變。
2. 預計凈殘值和使用壽命也不是瞎猜的,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估計,要是估計得不準,以后也得調(diào)整。
總之,固定資產(chǎn)折舊這事兒,方法選對,賬才能做得明白,企業(yè)的成本利潤核算才能準確。要是還有啥不懂的,隨時再來問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