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月老師
回復
木森老師
08月05日
你的理解基本正確,但可以更簡潔地解釋:
1. 綜合稅費的理解:
- 3%專票比13%專票少抵扣進項稅,導致實際可抵扣的進項稅減少(11.5 - 2.65 = 8.85)。
- 這部分差額(8.85)需要按12%的稅率計算增值稅(即1.06),因為這部分差額實際上增加了企業(yè)的增值稅負擔。
- 增值稅增加后,相應的附加稅(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合計12%)也會增加。
2. 報價時扣掉綜合稅費的原因:
- 報價 = 100 / 1.13 1.03 - 1.06 = 90.09
- 這里的“- 1.06”是為了從含稅價中扣除實際需要支付的綜合稅費(增值稅及其附加稅),確保報價反映的是企業(yè)實際承擔的成本。
- 如果不扣除這1.06,報價就會虛高,不符合實際成本情況。
因此,扣掉綜合稅費是為了準確反映企業(yè)在使用3%專票供應商時的實際成本和稅費負擔。
曦月老師
回復
木森老師
08月05日
綜合稅費是指在考慮進項稅和簡易征收稅費后的實際稅費。具體解釋如下:
1. 綜合稅費(1.06)的計算:
- 進項稅為 11.5(基于 13% 的稅率)。
- 稅費為 2.65(基于 3% 的稅率)。
- 綜合稅費 = (11.5 - 2.65) 0.12 = 1.06,即在進項稅中減去簡易征收的稅費后,再按 12% 的稅率計算得到的稅費。
2. 報價中減掉 1.06 的原因:
- 報價 = 100 / 1.13 1.03 - 1.06 = 90.09,這里減去 1.06 是因為在最終報價中需要扣除實際需要支付的綜合稅費,確保報價準確反映實際成本。
3. 11.5 - 2.65 的解釋:
- 11.5 是根據(jù) 13% 稅率計算的進項稅。
- 2.65 是根據(jù) 3% 稅率計算的簡易征收稅費。
- 兩者相減(11.5 - 2.65)是為了得到在進項稅基礎上減去簡易征收部分的實際稅基,再乘以 12% 得到綜合稅費。
這樣計算確保了稅費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曦月老師
回復
木森老師
08月05日
1. 不含稅價:100/1.13=88.5,表示將含稅價(100)轉換為不含稅價(88.5)。
2. 進項稅:88.513%=11.5,表示根據(jù)不含稅價計算的進項稅額(11.5)。
3. 報價:88.5+11.5=100,表示不含稅價與進項稅相加得到的總報價(100)。
標黃部分:
- 綜合稅費:(11.5-2.65)0.12=1.06,表示在進項稅(11.5)減去稅費(2.65)后,按12%稅率計算的綜合稅費(1.06)。
- 稅費:100/1.130.131.12=12.88,表示根據(jù)含稅價計算的稅費(12.88)。
最終結果:
- 報價:100-12.88=87.12,表示從含稅價中減去稅費得到的最終報價(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