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貢獻和單位邊際貢獻是什么意思?
來源:牛賬網 作者:牛小編 閱讀人數(shù):13805 時間:2021-10-07
一般企業(yè)進行產品生產決策過程中,都會運用邊際貢獻和單位邊際貢獻的有關知識,這也是會計人員必須掌握的財務管理知識。那么邊際貢獻和單位邊際貢獻分別指什么?
什么是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是指由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以后的金額,計算公式為: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P×Q—V×Q=Q×(P—V),其中“P-V”算的就是單位邊際貢獻,再乘以銷量Q就是總的邊際貢獻。財務管理上,總的邊際貢獻既可以稱為邊際貢獻,又可以稱為貢獻毛益總額。邊際貢獻一般用 M來表示。
舉個例子,要賣一批饅頭。此時算的就是總的邊際貢獻。假設一個饅頭單價是 2 元,單位變動成本是 1 元,銷量為100個。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2—1)×100=100元。
什么是單位邊際貢獻?
單位邊際貢獻:產品單價減去單位變動成本之后的金額。
單位邊際貢獻的計算公式: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P—V
其中,P是指單價,V是指單位變動成本。舉個例子,一個饅頭單價是 2 元,單位變動成本是 1 元,單位邊際貢獻=2—1=1 元。
如何分析邊際貢獻?
一般來說,邊際貢獻越大越好。當產品的邊際貢獻剛好等于所發(fā)生的固定成本總額時,企業(yè)處于不盈不虧的保本狀態(tài)。當產品的邊際貢獻小于所發(fā)生的固定成本總額時,企業(yè)會發(fā)生虧損。當產品邊際貢獻大于所發(fā)生的固定成本總額時,企業(yè)就會盈利。
產品的邊際貢獻的實質是什么?
產品的邊際貢獻的實質所反映的就是產品為企業(yè)盈利所能作出的貢獻大小。只有當產品銷售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后,在彌補了企業(yè)所發(fā)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后,多余部分才能構成企業(yè)的利潤。
關于邊際貢獻和單位邊際貢獻是什么意思的問題,您看懂了嗎?希望這個解答可以幫助到您!牛賬網是專業(yè)的線上考證培訓機構,現(xiàn)注冊會員即可領取免費做賬大禮包,六重豪禮,只等你來帶回家,趕緊行動吧!
世界千變萬化,學習緊跟計劃,會計學理論應該學,會計實操必然學,理論+實操兩手一抓,會計兩眼不在花,牛賬網海量會計干貨資料等你來取。
資料二:財務全套分析表找到啦!一套全搞定(excel表格分享)
資料三:會計小白發(fā)票常識+發(fā)票管理臺賬分享!
資料四:剛畢業(yè)大學生,竟然不需要老會計帶,原來是偷偷學習了這個
動動手指,敲敲鍵盤,更多會計實操干貨資料點擊免費領取它就屬于你哦。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