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財務(wù)成本管理》基礎(chǔ)考點: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
來源:牛賬網(wǎng) 作者:艾倫 閱讀人數(shù):12458 時間:2024-09-05


注會《財務(wù)成本管理》基礎(chǔ)考點:
【基礎(chǔ)考點】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
(一) 損益方程式
1. 基本的損益方程式:
息稅前利潤=單價×銷量一單位變動成本×銷量一固定成本=(單價一單位變動成本)×銷量一固定成本
【提示】這個方程式含有相互聯(lián)系的5個變量,給定其中4個變量值,就能夠求出另一個變量的值。對此不必死記硬背教材中的公式。
2. 損益方程式的擴展形式
(1) 包含期間成本的損益方程式
息稅前利潤=單價×銷量一(單位變動產(chǎn)品成本+單位變動銷售和管理費)×銷量一(固定產(chǎn)品成本+固定銷售和管理費用)
(2) 計算稅后利潤的損益方程式
稅后利潤=(單價×銷量一單位變動成本×銷量一固定成本)×(1一所得稅稅率)
(二) 邊際貢獻方程式
1. 有關(guān)指標及計算公式
(1)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 一 單位變動成本
(2) 邊際貢獻=(單價 一 單位變動成本)×銷量
(3)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4)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5) 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
【注意】邊際貢獻的分類
邊際貢獻也可以具體分為制造邊際貢獻(生產(chǎn)邊際貢獻)和產(chǎn)品邊際貢獻(總營業(yè)邊際貢獻)。
銷售收入一變動生產(chǎn)成本=制造邊際貢獻
制造邊際貢獻一變動銷售和管理費用=產(chǎn)品邊際貢獻
【提示】通常,如果在“邊際貢獻”前未加任何定語,則是指“產(chǎn)品邊際貢獻”。
2. 基本的邊際貢獻方程式:
息稅前利潤=銷量×單位邊際貢獻一 固定成本
3. 邊際貢獻率方程式: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一 固定成本
【提示】應(yīng)用于多品種企業(yè)時,使用加權(quán)平均邊際貢獻率
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實困難,但是也并非不能成功,有志者事竟成,由于注會備考周期過于漫長、考試內(nèi)容過于困難,因此干貨資料在備考過程中不能缺少,現(xiàn)牛賬網(wǎng)有如下注會干貨資料:
資料一:注冊會計師2套拔分卷+口袋書
資料二:注冊會計師資料包《經(jīng)濟法法條》《稅法必背考點》《財管必背公式》《稅法必背公式》
資料三:注冊會計師易錯易混知識點資料包
以上列舉只是部分干貨資料,如果你還想獲取更多干貨資料,點擊免費獲取即可了解并下載全部干貨資料哦!

贊